躁鬱症相伴30年 6招戰勝如重生
「在我服兵役的那一年,由於不適應軍中生活,罹患當時所謂的「躁鬱症」,使我的人生起了一大轉折,道路也顛簸了起來。」罹患重度躁鬱症已30年的「華山」,生病過程不斷與幻聽和幻視對抗,從剛開始的驚恐抗拒到目前的和平相處,他認為關鍵在於6個錦囊。
華山回想在軍中因第一次躁鬱症發作而被注射鎮定劑的那一瞬間,整個人彷彿經由時光隧道,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。不過,在累積30年與疾病交手的經驗後,他已練就了和平共處的6大秘訣,包括勇於面對、服用藥物、離開現場、靜心、回想和轉念。
【戰勝躁鬱6錦囊】
●
面:勇於面對,惟有正視發病徵兆,不躲避才是對抗病魔的最佳利器。
●
服:立刻服下醫生所開立的急需時藥物,舒緩緊張與焦慮。
●
離:暫時離開現場,轉移注意力。
●
靜:讓情緒和心情沉澱下來,歸於平靜。
●
回:病魔逐步退却後,回想剛發病時的感覺,頓悟一切皆是虛幻,有如大夢初醒,無須驚恐。
●
轉:轉念。舉例來說,出現聽覺敏感時,想像自己是電台DJ;出現空間幻覺時,當作自己騰雲駕霧,翱翔於天際。
思覺失調正名滿1年 有助降低精神疾病污名化
衛生福利部去年5月正式公告「精神分裂症」更名為「思覺失調症」。而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去年12月底,針對全台753位精神科醫師進行思覺失調症正名滿週年的問卷調查。
結果發現約8成醫師認為以「思覺失調症」替代精神分裂症的名稱後,有助降低精神疾病的汙名化,更容易與患者進行溝通與衛教,有助提升一般大眾的精神健康教育;6成7醫師認為患者看診的意願與動機有所提升,但僅56%醫師同意思覺失調更名後,患者不規則服藥的比例有減少,
對此,康復之友聯盟表示,「通通不用吃藥」已經不是精神疾病康復的定義,必須透過適當的藥物協助和復健,患者才可以和精神症狀和平共處,未來除了持續思覺失調症的更名運動之外,也將加強精神疾病的知識宣導,強調精神醫療為精神康復基礎,但非唯一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