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利路亞 蔡琴

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

在癌症面前,人人平等。李開復抗癌600天【蘇昭宗分享】

李開復抗癌600天《我修的死亡學分》大病初癒的反思


















享譽華人世界的青年導師,李開復的人生卻在52歲時突然大轉彎,被診斷出淋巴癌後,勇敢與死神搏鬥。休養17個月後,李開復首度接受《遠見》專訪,暢談抗癌心路歷程。
說李開復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華人之一,一點也不為過。更榮登過《時代雜誌》(TIME)百大影響力人物。
翻開他53歲的人生資歷,堪稱最精彩的人生勝利組。
1961年出生於台北、11歲到美國當小留學生,26歲拿到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科學博士、當上最年輕的副教授,更是語音辨識領域開創性的大師級人物。
人生大轉彎〉叱吒風雲 死神前也得低頭
不到30歲就在蘋果擔任研發主管,李開復轉戰微軟後,獨力建起極富盛名的微軟中國研究院,不到40歲便升任微軟全球副總裁;後來再轉任Google大中華區總裁、全球副總裁。
2009年李開復離開Google創辦「創新工場」,專門投資新創公司,影響力從科技業擴大到大江南北,微博上粉絲超過5000萬人,隨便一則動態,都能引起翻天覆地的轉發討論,所到之處被成千上百年輕人簇擁,稱他為「青年導師」。
新創公司WritePath創辦人金超群回想,2011年時去北京,只要一打開電視就能知道李開復是最當紅的火線人物。
然而,這一切卻在他還不滿52歲時,悄然劇變。
2013年9月5日,李開復在微博上發布,「世事無常,生命有限,原來,在癌症面前,人人平等。」隔一天他更新微博,證實自己罹患淋巴癌。
一個月後,他在台北參加《遠見雜誌》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時,語出驚人地說:「台灣的創新創業環境跟我一樣都生病了,要下猛藥,我已經準備好了,台灣呢?」,成了當天各大媒體的頭條。那是他決定留在台灣專心養病前的最後一次公開露面。
雖然李開復僅淡定短短幾句話跟外界交代病情,事實上,那時他腹腔中有多達20幾顆腫瘤,把檢驗師嚇到臉色慘白,「哇!」地驚叫出聲,癱坐椅上。
當醫生宣布他得的是「淋巴癌四期」時,根本不敢直視他的眼睛。朋友甚至勸他趕快動筆寫遺囑,他千頭萬緒提筆抄寫著囑咐時,懷疑著是不是人生只剩最後100天?
這突然的嚴重病痛,簡直把人生一路順遂的李開復推到死神面前般當頭棒喝,修了一課死亡學分,也讓他反思人生的意義。
安靜休養的17個月中,李開復第一次慢下腳步調整生活,人生有了全新頓悟,還把過程寫成新書《我修的死亡學分》。主題與他過去暢銷書《做最好的自己》《世界因你不同》,或給青年寫信時那種慷慨激昂的鼓吹奮起不同,他不再大力宣傳要如何改變世界,而是誠實面對自己。
經歷大病的他,無私分享認識癌症、如何調適壓力、改變生活作息等生活細節。
他對自己50歲前的人生深切反省,太功利、太傲慢了,做任何事都不自覺地用數字來決定,「演講場子沒有1000人不去,有人發Email問創業問題,只回覆有可能成功的,要見記者得先看他的讀者群有多少……。」
生病後他領悟到,「如果把影響力當成唯一的目的,成天想著改變世界,就會有點走火入魔。」
在新書中他形容,「耽溺在浮動的快感中,走到哪都有粉絲圍繞,我像機器一樣盲目地快速運轉,我心中那隻貪婪的野獸霸佔了我的靈魂。」
歷經病痛後,如今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李開復。
找尋新價值〉步調放慢 不再跟時間賽跑
2015年的初夏早晨,不到7點,李開復一身寬鬆黑色運動服,踩著球鞋出門,先到公園附近繞繞,登上能俯瞰漂浮微雲的台北城天空線的小丘陵,再往天母後山水管路古道走去。
跟著李開復的腳步上山,踩踏苔痕石階,先經過一片翠綠竹林,行過藤蔓攀附的老樹,滴淌露水的蕨葉及姑婆芋,呼吸漫在空氣裡的野薑花香,聽著夏日鳥語脆鳴,淙淙泉水湧流……。這是2013年前,他從來都沒想過的閒雲野鶴生活。
就在不到600天前,李開復的生活方式跟現在天差地遠,人生目標是「世界因我不同」,追求最大化影響力,從不運動,不願花時間在任何覺得不重要的事情上,更自豪是「鐵人」。
彼時,李開復的公眾印象,是千篇一律熨燙平整的深色西服,髮型有條不紊,表情泰然自若很少變化,行事談話從容自律而精準,如同一台精密機器般高速運轉,「我在大公司那麼長的時間,學會了很多自我包裝的方式,不讓人看出任何弱點,就算心中對一件事情擔心緊張,外面也不會看出來。」
以前的他不太旅遊、沒空看電視,半夜裡一有郵件或訊息提醒,馬上就爬起來精神百倍地工作,分秒間處理回覆,最瘋狂的時候,「凌晨把最新消息全都看過,加上微博上很多人是夜貓子,口水戰都是半夜發生的,半夜裡起來正好一次補上昨晚的事,備好隔天的十幾條微博。」
罹癌前他完全不在意小病小痛,長期失眠就嗑安眠藥入睡,精神不好則猛灌咖啡,一天能牛飲六、七杯,還佐以一大杯濃茶提神,背上因為長時間壓力長出一條肉脊椎,時常要曾當過奧運國手的按摩師傅強力推拿揉開,才能緩解緊繃。
有媒體形容李開復,就連眼皮眨幾下彷彿都經電腦程式計算,他自己則比喻,「每天早上5點鐘會準時睜開眼睛,好像就連睡著,頭腦都還在算跳了幾下。」
體驗平凡美〉心隨境轉 聞出淡淡桂花香
三年前到歐洲出差行程,就能見識李開復的超人程度,同事幫忙他安排緊湊行程,16天內跑遍11座城市,總是凌晨4點多起床,半小時內出門趕最早班的飛機,一天最多能見五個投資人,馬不停蹄跟時間賽跑。
那時候的他,因為狂趕時程免疫力下降,患上帶狀泡疹,頭上長滿紅點膿包,仍不以為意的工作。除了公司業績成長,個人還有KPI,每天發十條微博,增加一萬名粉絲。李開復的五姊、知名心理諮商師李開敏指出,就算跟家人在一起,李開復還是在刷手機、回訊息沒完沒了。
「太太認為我沒救了,不可能改變我的工作方式,」李開復說,太太謝先鈴最大心願,就是哪天退休,搬回台灣,「我告訴她或許60多歲,就能交棒年輕人。但這一切都提早了。」
李開復好友、肯夢學院創辦人朱平說,這次生病或許是最好的老師,讓他暫時脫離壓力大到不行的創投圈,「不然以前的他,就像在一個跑步機上下不來。」
知名媒體人、好友李濤想起,他曾經跟李開復坦白:「有些朋友覺得你好冷哦!」李開復聽到時還愣了一下說:「怎麼會呢?我不是這樣子的啊!」
「我比較喜歡現在的開復,」認識多年的噗浪創辦人雲惟彬分享,現在李開復看得比較開,也開始放鬆,「現在敢跟他講,『好累喔、想休息一下』,以前不敢跟他講這種話!」
一場大病讓李開復體悟,縱使過往在商場上叱吒風雲,面對病痛時人人平等,還是得忍受30公分長針慢慢扎到肚子裡的幾十次檢查,捱過化療時遇上的嚴重副作用,如嘔吐、便祕、食欲不振及體力不支。
病中訪友,也讓李開復當頭棒喝,他閒臥朋友躺椅,讚嘆著三、兩株桂花發散的淡淡清香,卻被吐槽「那些桂花種了快十年了!你又不是沒來過,」讓他十分尷尬,原來過去的他是「人在心不在」,從未察覺環境變化。
彌補親子情〉重新學做爸爸、兒子、老公
李開復在台北第一次治療結束時,從冷冽醫院走到戶外,那是和煦的好天氣,他第一次好好感受這平凡到不行的時刻,「陽光下的台北美得像夢一樣不真實,我忍不住在心裡輕輕喟嘆:『喔!真好,真好啊!』」
過去,李開復鮮少運動,就算偶爾站在跑步機上,還是邊跑邊播放重要的演講影片,一刻不讓腦筋停下來,但現在的他,一週有三天親近自然,爬山放空,偶爾還跟女兒一起上樓頂天台,觀賞星空,還開始看女兒的功課。
他盡力彌補親子時光,在病中陪著有藝術家天分,卻討厭單調死板背誦的小女兒李德亭準備SAT考試跟申請大學,「如果不是這場病,我很可能還陷在忙碌中,錯過一個才華橫溢、心思敏銳的攝影家。」
李開復跟小女兒一起訂功課表,陪寫功課、想辦法幫她找方法背單字。譬如「languish」(懶洋洋)這個生字,他取其諧音Lan=懶,guid=squid(魷魚),要女兒想像有隻懶惰魷魚,伸懶腰的樣子,化解困難生字。
五姊李開敏直接地說:「開復在北京,基本上是缺席的爸爸,但這一年多真的改變很大。」小女兒李德亭則分享,現在爸爸很少在外面應酬吃飯,睡覺睡得早,半夜也不爬起來工作了,「終於有空跟我們多說話,跟我們出去玩。」還私下傳簡訊,「親愛的爸爸,全台灣大概沒有第二個爸爸會陪女兒背單字。」
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多了。李開復的母親王雅清女士在43歲時才生下他這么兒,極盡寵愛,現在高齡96歲。過去住美國、北京的李開復一年至多放假回台陪媽媽,「那時候覺得這是可以做的極限了!」
不像過去,陪媽媽吃飯時,還煩躁地收發Email,現在的他可以一整個下午陪媽媽坐在沙發上發呆,或一整個週末跟姊姊陪媽媽打糊塗牌、拋接小皮球。
太太謝先鈴更是李開復覺得虧欠最多的人。他回憶,以前每次要轉換跑道,從美國到北京,總是今天辭職,明天就到新工作報到,甚至要開個記者會大鳴大放,讓全世界知道,卻沒想過家庭犧牲多大。「每次我把整個家連根拔起,他們就失去原有的一切,交友圈、生活環境無法繼續,全得重新適應。」
李開復病中體悟,「不再只把剩餘時間分給家人,而是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。」謝先鈴也多次在病床前要他保證:「絕不回到過去沒日沒夜的生活。」
展現親和力〉身段變柔軟 對後輩更體貼
這場大病也牽起李開復跟素不相識的病友緣分。一位任職科技業主管的Neil,年方37歲,去年被診斷出罹患濾泡性淋巴癌,跟李開復狀況雷同,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卻讓孩子還在襁褓之中的Neil措手不及。
人生陷入黑暗的Neil透過臉書發訊息給李開復,試著緊抓一根救命稻草,沒想過幾小時後就得到回覆:「Neil別擔心,一定會好的。另外,現在免疫治療進步非常快,基本上我們在和癌細胞賽跑,而且應該會賽贏的!」
「一個鼎鼎大名的大人物,卻願意花時間鼓勵我這默默無名的小子,」Neil回想,每次他只要覺得治療難過,信心崩潰,都會寫信給李開復,每次都能得到實際的建議和滿滿能量。
對台灣的年輕創業者而言,李開復的改變,更是一大福音。
之前,一家新創公司要見到李開復難如登天,需要經過層層審核:先通過投資經理那一關,再交給總監審核,總監決定後才能見其他合伙人,否則就要有名人推薦,甚至赫赫知名的學歷與成就,才有零星機會面見李開復,碰面也是30分鐘為限。但現在的他變得隨緣、隨興所至。
知名作家、Start Up Taiwan創辦人王文華回憶,2014年曾邀請李開復擔任非公開創業活動的導師,跟一群年輕創業家交流,那天交流分上午跟下午,他很慷慨拿出一整天。
不同於一般創業導師,總喜愛訴說形而上的大道理,李開復給創業團隊的幫助很實際。比如創業者要進入日本市場,他立刻建議日本可找哪些創投合作;比如創業者跟大陸公司談合作,他建議談判時具體的技巧如何,甚至記下創業者要和哪個人接洽,回去發一封Email,幫忙聯絡。
創業做漫畫經紀、文創內容的友善文創總經理王士豪,也透過臉書誠懇發信,沒想到短時間就收到回信,邀他午餐會談,一談就快兩小時。
王士豪第一次和李開復碰面,李開復一聽完他的生意模式,立刻點出盲點:首先,千萬不要以為拿創投的錢是欠了別人,第二,去大陸做生意,狼性要足。
同是新創團隊的雲深創新執行長彭念劬則提到,以前跟一些創業導師交換意見,總是點評完了就結束,沒想到回家後還收到李開復的Email,臉書也加好友,還介紹不少人脈,「他不像指導者,而是設身處地幫忙。」
簡單過生活〉落腳山林間 修建夢想家園
李開復去年更深度參與公益活動線上媒合平台「善耕365」的組建,好幾次跟一群20歲出頭的小毛頭討論網站架設,教他們如何系統化、數據化評估平台效能,如何快速迭代,而不是像過去憑感覺做事。
26歲的善耕365媒合平台總監許明翰說,李開復提醒,網路業做到60分就要推出去給用戶測試,千萬不要以為要做到100分,因此,本來今年才要上線的網站,去年10月就推出來了。
熱心參加討論的程度,連好友李濤都笑說:「你這樣呼之即來,揮之即去,不怕掉身價?」
休養過後,李開復今年農曆年後適度回到創新工場工作,但大膽放權給年輕的管理團隊,卻意外發現公司以一種「沒有英雄、人人多出一份力」的模式運行,甚至投資回報比以往還要好。
回台養病後,因為小女兒德亭高中學業,李家人先在天母賃屋居住,接著看了60、70棟房子後,他們選擇落腳外雙溪,那裡背倚著蓊鬱樹林,溪聲潺潺。這一年多來,除了治療,李開復還忙著設計、裝修新房。
他為了把美景盡收眼底,請專人打掉一面牆,換上大片玻璃窗,他也幫愛下廚的太太打造100分廚房,去搜尋全世界各種適合的產品,聯絡貨櫃寄送,「這是生平第一次,這麼事必躬親地一件一件打理。」大女兒房間要有熊、又要日式風格;小女兒要一座能爬上去、架高的床,讓她能俯視房間各個角落……。
如果熟悉李開復,就會知道身為電腦科學博士的他,對於建築設計十分著迷,多年前住在美國加州時,曾與太太運了一批大理石回家,兩人趴在地上,一塊塊按照紋路拼裝1000多塊大理石板,讓本來不願幫他們施工的技術人員都看傻了眼,如今漂泊多年的他們落腳故鄉台灣,再度重新修建一幢夢中之屋。
現在李開復恢復良好,體內已看不到一公分以上的腫瘤,走過大病幽谷,修了死亡學分。他說:「現在的我仍和過去一樣熱愛工作,但學會放下偏執,不再被世俗的名與利蒙蔽初心。」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